李鸿忠强调全面有效实施新修改的代表法在法治轨道上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有着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
制度巩固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新修改的代表法的有效实施有助于进一步巩固这一制度的基石。代表法明确了人大代表的权利、义务和履职规范等内容,确保代表能够依法履行职责,更好地体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通过依法履职反映人民意愿、保障人民权益。代表法的实施能让人大代表在制度框架内充分发挥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内涵。
民主发展
推动代表工作高质量发展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必然要求。代表法为人大代表在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依法履职提供了法律依据。
代表在法治轨道上更好地联系群众、反映民意,能使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各个层级、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体现,进一步彰显我国民主的广泛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对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的意义
规范履职行为
新修改的代表法明确了代表的履职要求和程序。例如,在代表参加会议、提出议案建议、开展视察调研等方面作出规定,使得代表履职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这有助于克服代表履职过程中的随意性,促使代表更加严谨、规范地行使职权,提高履职的质量和效率。
增强履职能力
代表法的实施激励代表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质、法律素养和履职能力。代表需要深入学习代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准确把握履职的内涵和要求。
同时,在法治框架下,代表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类培训、学习交流活动,不断提高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审议发言、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等能力。
对法治建设的意义
法治示范
人大代表依法履职本身就是法治建设的重要体现。全面有效实施代表法,让代表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能够为全社会树立法治榜样。
代表们遵守法律规定开展工作,依法维护人民权益,有助于增强全社会的法治意识,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
推动法治完善
人大代表在履职过程中,通过提出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修改和完善的议案建议,参与立法调研、执法检查等活动,推动法治建设不断发展。
代表法的有效实施为代表参与这些法治相关工作提供保障,从而在促进法治体系不断健全、法治实施更加有效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