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窑汽水是近年来崛起的国产老汽水品牌,2023年公开的销售数据为32亿元。近期,大窑汽水深陷被美国私募股权机构KKR收购的传闻,同时其在南下拓展市场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具体如下: 收购传闻情况传闻内容:2025年6月,有消息称KKR拟收购大窑饮品85%股权,若交易达成,将是疫情后美元基金在中国消费领域最大并购案。大窑回应:大窑饮品对此传闻表示“不予置评”,与2023年底坚决否认可口可乐收购时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传闻背后原因:大窑在全国化扩张过程中,重资产扩张消耗现金流,如陕西工厂投资12.6亿,山东基地耗资也很大,七大生产基地建设需持续输血。而汽水赛道增长见顶,一级市场资本冷淡,大窑可能面临资金压力,这或许是其陷入收购传闻的原因之一。 南下挑战分析消费群体地域性差异:大窑汽水过去以北方市场为主,南方市场认知度不高。不少南方网友反映“喝不惯”,其消费群体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这使得大窑在南方市场开拓时面临消费者接受度的挑战。本地饮料品牌竞争激烈:南方本地饮料种类繁多,选择面更大。例如华南市场有王老吉、加多宝等国产强势饮料品牌,大窑汽水作为后来者,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夺市场份额,难度较大。终端零售价格较高:大窑系列产品在南方城市卖得更贵,通常比北方城市高出2-3元。这除了南北消费差异外,还与生产基地布局有关。大窑汽水采取玻璃瓶装,物流成本较高,其物流半径通常不超500公里,而目前大窑生产基地主要位于北方,导致南方市场的产品成本增加,价格缺乏竞争力。产品结构有待优化:大窑汽水配料表复杂,其嘉宾混合果汁汽水中果汁含量仅2.5%,相比竞品果汁含量较低,且常被消费者认为口感过甜,是“高糖汽水”。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少糖、无糖、低热量饮料更受欢迎,大窑虽推出了果汁气泡茶、苏打气泡水等新品,但市场反应一般,尚未能改变产品结构单一的局面,在南方市场也难以凭借新品迅速打开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