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8日,“守望精神家园——第十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在台湾高雄市正式启幕,这场文化盛宴将持续至10月12日,为两岸非遗文化交流搭建起重要桥梁。从活动组织架构来看,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联合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展览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呼和浩特市歌剧舞剧院等共同承办,多方力量的参与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分为“匠心传承——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与“诗画草原——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两大核心板块。在特展部分,精选了众多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和林格尔剪纸、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乌拉特刺绣、内画、拉弦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玛瑙雕刻(满洲里)、珠绣等,1000余件精美非遗作品集中亮相。展厅内,观众们纷纷驻足观赏,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互动交流,深入探寻每件作品背后蕴含的文化故事与技艺传承历程。专场演出更是精彩纷呈,现场吸引了超过1500名观众前来观看。演出节目涵盖不同级别非遗项目,其中,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蒙古族长调、蒙古族呼麦等4个节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萨吾尔登等4个节目,以及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盅碗舞、蒙古族短调等10个节目轮番登场。这些充满蒙古族特色的传统音乐与舞蹈,将蒙古族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传统文化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一次次点燃现场气氛,赢得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对此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称其让两岸同胞的心紧密交融,感恩共同的祖先留下这份珍贵的共同遗产。许多台湾观众也表示,通过活动深切感受到内蒙古非遗文化的多姿多彩,更体会到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质以及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深厚情谊。作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动,第十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不仅为台湾民众带来了一场高品质的非遗文化盛宴,更在促进两岸非遗领域合作、加深两岸同胞文化认同与心灵契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了中华文化在两岸的传承与弘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