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走向进博会 全球南方共享中国大市场
从5公斤到300吨,卢旺达辣椒的进博之旅,是全球南方国家共享中国大市场的生动缩影。
“从5公斤到300吨”——这是卢旺达辣椒进入中国市场的增长轨迹。五年前,卢旺达参展商何满第一次来中国时,仅仅用手提箱带来了5公斤辣椒样品。2025年,他再次来到中国时,已经改用集装箱运来了300吨辣椒。
曾在中国留学的何满,从火锅、麻辣香锅等美食中,看到了家乡辣椒的广袤市场。如今,他的公司已与3000户当地农民合作,这些非洲农民都知道自己种植的辣椒将要运往中国。
01 展区扩容:最不发达国家产品专区亮相
第八届进博会首次为最不发达国家产品设立专区,助力与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及53个非洲建交国的企业和产品用好“零关税”待遇。
这一专区集中展示了来自全球南方国家的特色产品,包括卢旺达的咖啡、苏丹的坚果、贝宁的菠萝、赞比亚的蜂蜜、坦桑尼亚的腰果等。
来自苏丹的参展商白石表示,他们带来了各种农副产品,包括花生、芝麻、棉花等,不仅来自苏丹,还有来自埃塞俄比亚、尼日利亚、坦桑尼亚的产品。
02 进博效应:从手提箱到集装箱的蜕变
何满的辣椒产业扩张故事,是进博会带动全球南方国家贸易发展的典型案例。五年时间,他的辣椒贸易量增长了6万倍,从最初的手提箱样品到如今的整集装箱运输。
白石所在的公司也享受到了零关税的政策红利和进博会的展台支持。这几年,他们销往中国的农产品销量都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进博会不仅为这些企业提供了展示产品的平台,更为他们打开了通往中国大市场的通道。
03 支持措施:免费展位与税收优惠
为支持全球南方国家更好地参与进博会,2025年进博会扩容升级了原有非洲产品专区,集中搭建展台,为来自37个最不发达国家的展商提供支持。
这些支持措施包括部分免费展位和展品留购税收优惠政策等。
此外,还打造了“跨境电商甄选平台”,让更多国家和地区的企业能共享中国大市场带来的发展机遇。
04 全球南方:共享中国机遇的生动实践
中国设置“最不发达国家专区”,不只是为了展示,更是为了让这些国家能被看见、被听见、被连接。
中国希望为它们搭建一座通往全球市场的桥梁,让更多优质的产品、独特的文化走向世界。
进博会是坦桑尼亚中小企业接触国际市场的重要契机,只要质量稳定、品牌建立起来,中国市场会成为我们的长期伙伴。
05 链动全球:从商品流动到价值共生
进博会的平台效应,不仅让“洋土特产”找到了中国化的路径,更构建了全球产业链协同创新的生态。
数据显示,第八届进博会参展企业中,有超过60%的企业带来了针对中国市场的定制化产品。
这些产品的背后,是跨境研发、本土生产、精准营销的全链条升级。
正如新西兰太平洋羊驼家纺集团联合创始人耿聪所说:“进博会不是一次简单的展会,而是让全球企业读懂中国市场、融入中国经济的窗口。”
进博会结束后,卢旺达的辣椒依然会源源不断地运往中国。何满站在展台前,向意向客户展示辣椒样品,身后展板上“从5公斤到300吨”的字样格外醒目。
对非洲农民来说,中国不再是一个遥远陌生的国度,而是他们辣椒、咖啡、坚果的庞大市场。
从展品到商品,从展商到投资商,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南方国家共享中国大市场的重要平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