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龙:大盘突破4000点具有标志性意义,确立本轮牛市行情
上证指数时隔十年再度突破4000点关口,资本市场迎来里程碑时刻。
“沪指突破4000点是一个里程碑事件,说明牛市趋势进一步确立。”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10月28日沪指突破4000点关口时如此表示。
这是自2015年8月18日以来,上证指数首次突破4000点大关。
在杨德龙看来,当前市场仍处于牛市的上半场,突破4000点并不意味着行情结束,而可能是新一轮行情的起点。
01 突破4000点的多重意义
十年等待,A股市场终于再度站上4000点关口。
2025年10月28日,上证指数突破4000点大关,盘中最高触及4010点。
这一突破具有标志性意义,它不仅进一步确立了本轮牛市的走势,也为投资者注入了强劲信心。
杨德龙指出,与十年前的牛市相比,本轮行情有望走得更稳、更远,有望延续两到三年的时间,成为慢牛、长牛行情。
02 牛市背后的驱动力量
本轮牛市并非偶然,而是政策面与资金面双重推动的结果。
杨德龙分析认为,本轮牛市主要受到政策面与资金面的双重推动。
政策面上,“十五五”规划推出,并提出大力发展新型生产力,科技股再次引领两市,带来较强的赚钱效应。
资金面上,当前我国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为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
此外,中美贸易谈判取得实质性进展,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等多重因素,共同推动了股市的重回升势。
03 与十年前的不同之处
虽然同样站上4000点,但当前市场与十年前有着本质区别。
从估值水平看,截至10月30日,当前上证指数市盈率(剔除亏损)不足15倍,处于2000年以来51%的历史分位,位于历史中位水平。
沪深300指数市盈率约为14倍,亦低于2000年以来历史均值。
从杠杆水平看,当前A股两融余额虽达2.5万亿元的历史新高,但由于市场总市值已升至120万亿元,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为2.55%,显著低于2015年4月突破4000点时的4%。
杨德龙特别指出,当前场外配资已基本绝迹,这使得市场整体杠杆水平更加可控。
04 科技股引领结构性牛市
本轮行情一个显著特征是科技股成为领涨主力。
“这轮科技股行情非常明显,有望贯穿整个牛市,并非短期行情。”杨德龙表示,这主要受到我国经济转型的推动。
资金更偏向科技股而非传统行业。
随着二十届审议通过“十五五”规划建议,科技股行情有望进一步延续。
“十五五”规划重点支持的方向包括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医药、深海经济、低空经济、固态电池等。
在2024年9月26日至2025年10月28日,沪指从3000点涨至4000点期间,通信和电子行业累计涨幅分别为124.86%和119.43%,显示科技板块确实成为了行情领头羊。
05 板块轮动与投资机会
虽然科技股表现突出,但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板块轮动现象。
杨德龙指出,在科技股大涨之后,以储能、锂电池、光伏、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板块大幅上涨,带来较强的“赚钱效应”。
板块轮动说明市场行情走得更加稳健、更加健康,这也可能会使得这类牛市走得更远。
对于不同投资偏好的投资者,杨德龙建议可关注三条主线:
首先,受益于“十五五”规划的硬科技核心赛道,如芯片、半导体、AI算力算法等;
其次,对于追求稳定回报的投资者来说,银行、电力、公用事业等高股息、低估值板块,具有一定的长期配置价值;
最后,新能源、品牌消费等受益于政策支持以及内需修复的板块,经过多年调整后已逐步跌出价值。
06 对后市走势的展望
对于未来A股走势,杨德龙持乐观态度。
他认为,当前市场或仍处于牛市上半场,后续上涨空间较大。
短期突破4000点后可能出现震荡反复,但中长期趋势预计仍将保持向上。
随着居民储蓄持续向资本市场转移,以及外资保持净流入态势,A股市场的下一轮行情可能在不久将来展开,甚至形成跨年度行情。
杨德龙预计,今年属于结构性牛市,科技股一枝独秀是其重要特征。而明年市场可能出现全面牛市走势,更多板块将迎来上涨机会。
杨德龙指出,当前我国居民储蓄正在向资本市场大转移,为市场带来源源不断的增量资金。
随着“赚钱效应”逐步显现,更多投资者有望获益。
一轮牛市产生的巨大财富效应,或会有效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回升,这无疑是拉动经济增长的第四驾马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