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强需求弱,国内菜籽油价格11月看跌
国内沿海油厂菜籽库存见底,压榨线几乎全线停机,但菜油市场却难以摆脱价格下行的阴影。
根据最新市场数据,11月份国内进口菜籽油供应量预计达81.5万吨,环比增加2.52%,而同期需求量却仅有23.7万吨,环比大幅减少26.85%。
这一供强需弱的格局使得菜籽油价格承压,预计11月进口菜籽油均价将回落至10050元/吨左右,环比下跌2.32%。
与此同时,加拿大油菜籽丰产但出口受阻。俄罗斯菜油进口量稳步增长。下游春节前备货尚未启动,菜油消费缺乏亮点。
01 全球菜籽供应格局
2025/2026季国际油菜籽市场呈现“外增内紧”格局。
加拿大农业部10月数据显示,2025/2026年度加拿大菜籽产量达2002.8万吨,同比增长12%,创下历史第三高位。
然而,在反倾销及保证金政策影响下,加拿大菜籽出口遭遇瓶颈,2025/2026年度出口量预计仅700万吨,同比下滑7%。
截至10月中旬,2025/2026年度加拿大菜籽出口量仅107.94万吨,同比大幅减少58.3%,其中对华出口更是锐减73.63%。
与此同时,俄罗斯油菜籽产量预计达550万吨,同比增加85万吨;澳大利亚菜籽产量也预计为640万吨,同比保持增长。
俄罗斯菜油已成为中国市场主要供应来源,今年1-9月,中国累计进口俄罗斯菜油10.16万吨,超过去年同期水平。
02 国内供应现状
中国菜系市场呈现供需双弱特征。今年1-9月,中国进口油菜籽244.6万吨,较上年同期的423万吨大幅下降。
其中,从加拿大进口的油菜籽从去年同期的400.8万吨骤降至233万吨。
受此影响,国内油厂菜籽库存见底,沿海油厂菜籽库存仅余0.6万吨,压榨线几乎全线停机。
进口菜籽量腰斩,导致国内油厂菜籽压榨菜油产出也降至低位。
在此情形下,国内直接进口菜油量稳中有增,1-9月累计进口菜油160万吨,超过去年同期的130万吨。
按41%出油率计算,今年1-9月中国进口菜籽折油为100万吨左右,加上直接进口的菜油,1-9月国内供应为260万吨左右,较去年同期减少14%。
03 疲软需求态势
需求端的表现同样不容乐观。菜油餐饮消费总体表现一般,全国餐饮消费增长放缓。
今年绝大部分时间里,菜油对豆油保持高价差,进一步削弱了菜油在餐饮领域的消费性价比。
当前,下游市场春节前备货尚未启动,11月份国内进口菜籽油需求量预计仅23.7万吨,环比减少26.85%,同比降幅更高达44.76%。
菜油的高位库存也加剧了市场压力。
华东地区近50万吨菜油高位库存去化缓慢,虽然油厂菜油库存已降至5.2万吨的中性水平,但总体库存压力依然显著。
中储粮自9月4日后未再公布新的采购计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菜油需求。
04 价格下跌逻辑
菜籽油价格下行的核心逻辑来自于成本下移与供需宽松的双重压力。
10月份国内进口油菜籽到港成本均值为3991元/吨,较9月份减少81元/吨,跌幅1.99%。
同时,加拿大油菜籽价格持续走弱,10月份均价为616加元/吨,较9月份下跌7加元/吨。
从供需基本面看,11月份国内进口菜籽油供应量预计81.5万吨,而需求量仅23.7万吨,供需失衡明显。
俄罗斯菜油进口量的增加进一步强化了供应压力。11月正值俄罗斯菜籽油大量生产时期,国内菜籽油进口量预计达22.6万吨,环比增加26.26%。
替代品方面,豆粕与杂粕的价差狭窄,使得菜粕缺乏性价比,间接影响了菜油市场。
05 市场未来展望
短期来看,菜籽油价格仍面临下行压力。国投期货分析指出,菜油面临潜在累库风险而延续弱势走势。
市场关注的重点仍在中加贸易关系的演变上。从9月、10月自中加互动情况来看,双边关系向好发展,市场对后续加拿大菜籽反倾销案终裁结论保持高度关注。
若中加贸易关系出现缓和,加拿大菜籽进口政策放松,将大幅改善远期菜籽供应预期,可能引发菜油价格进一步下跌。
中期来看,国联期货认为菜油可能呈现“先抑后扬”走势。
随着四季度季节性需求回暖及当前价格下跌刺激补库需求,市场或逐步寻找新的平衡点。
未来菜油市场的走向仍存在变数。中加贸易关系的演变将是关键因素,从近期两国高层互动情况看,双边关系呈向好发展态势。
若加拿大菜籽反倾销政策出现调整,将大幅改善远期菜籽供应预期,可能引发菜油价格进一步下跌。
此外,俄罗斯菜油的进口情况、澳大利亚菜籽试验性出口的进展,以及国内春节前备货需求的启动时间,都将成为影响菜油价格的重要变量。
在供需双弱的大背景下,菜油市场的波动性可能加剧,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国际政策动向及替代供应渠道的兑现节奏。
|
|